洛阳女性风采录|河南洛阳余姗姗:随军军嫂玩转“电商” 乡村淘宝大显身手


余姗姗,洛阳闪迅集团董事长、全国淘宝村发展联盟理事,河南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、洛阳市三八红旗手。

2011年3月,余姗姗放弃上海外企工作的高薪待遇,随军来到洛阳。2013年,余姗姗创办了洛阳闪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,助力传统企业进行电商转型。2015年,她创办了洛龙区闪迅电商职业学校,专注于县域电商人才培养。此后多年,她和团队深耕电商领域,多次参与全国优秀淘宝村、淘宝镇建设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及数字乡村建设。在她的带动下,许多乡村女性勇敢地走上了电商创业之路,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。

瞄准风口产业踏上创业道路

“要么不做,要么只做最好。”这是在创业过程中,余姗姗始终坚持的信念。作为一名军嫂,她用理解、信任、宽容,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火热的军旅和国防事业;同时,她也因军嫂的“标签”,不等不靠,暗暗用力,决心一定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干出样子!

2013年,在丈夫的鼓励与支持下,她拿出家里的10万元积蓄,创办了洛阳闪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,助力传统企业进行电商转型。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传统企业想要保住一席之地,必然要借助网络来拓宽渠道,而她就是要帮助这些企业实现这一目标

创业之路,困难重重。她碰到不少软钉子,首批尝试对接的50家企业,仅有2家成功。

开弓没有回头箭,“既然做了,就一定要做下去。”抱着这一坚定的信念,余姗姗不断外出学习、自我充电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一次互联网大会上,余姗姗作为嘉宾为传统企业讲授转型策略。会后,不少企业主动找到她,寻求合作,其中一家服装企业愿意出资20万元。送上门的“大单”,给余姗姗和她的团队带来了希望。从处处碰软钉子到有人主动寻求合作,余姗姗用了3年时间让自己的事业生根发芽,逐渐成长起来。

倾力绘制“淘宝村”区域地图

2015年洛阳市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举办全国园区峰会,淘宝大学正在招募县域电商人才服务商,闪迅通过面试从1098家企业中脱颖而出,成为淘宝大学洛阳唯一县域电商人才服务商。

拿到资质后,余姗姗深知人才培训与产业融合的重要性。在洛阳市孟津区,她发现当地的牡丹画产业独具特色,于是结合牡丹画产业,启动了“电商人才培养+产业转型升级”的新模式。这一模式不仅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电商人才,还为牡丹画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2016年,在洛阳淘宝村平乐牡丹画淘宝村的创建中,余姗姗带领闪迅团队挨家挨户做工作,耐心地向村民们介绍电商的优势和发展前景。为了提升平乐牡丹画产业的品质和影响力,团队通过标杆网商专人专店运营、重点网商方案辅助、活跃网商基地公共服务助力发展等方式,推动产业升级。

截至目前,余姗姗带领团队已成功策划建设河南省内45个淘宝村、5个淘宝镇,还在山东、山西等7省10市16县区指导建设淘宝村20余个。其中,在洛阳市策划建设有平乐牡丹画淘宝村、杜康文化淘宝村等26个淘宝村、庞村钢制家具淘宝镇等3个淘宝镇,通过乡村运营带动一大批乡村的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。

让农特产品从地头飞到“云端”

“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的创新,除了技术上的创新,更重要的是服务中有没有积极解决问题的心。”在余姗姗看来,乡村振兴事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,余姗姗凭借着军嫂的干劲和韧性,助力农特产品上行,推动企业转型,为乡村振兴添一把柴、尽一份力。

“农产品不耐储存,前些年都是等收购商取货。”洛阳市孟津区送庄镇裴坡村的谢红霞说。这几年,谢红霞和很多邻居在余姗姗及其团队的指导帮助下,从线下走到线上成为电商,把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。“我一年能挣十来万哩!”谢红霞高兴地说。

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侯集镇向寨村地处豫西南,一不临海二不靠湖,却实现了从农耕到水产养殖的转型,成为“家家有鱼塘,户户养金鱼”的“中国锦鲤第一村”。

2018年,因为外观漂亮又自带美好寓意,锦鲤成为新晋网红产品。向寨村决定发展锦鲤产业,借助互联网把锦鲤销往全国各地。而长途运输问题成了“拦路虎”,余姗姗和村支书李长彦带领着向寨村电商人才团队,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,设计了一种为锦鲤量身打造的包装——“充氧袋+冰袋+泡沫箱”,不仅造型美观,还使锦鲤存活周期更长。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模式,实现了从过去“论斤称”到现在“论尾卖”的升级,同时与石佛寺玉雕结合,实现了“鱼玉联盟”的产业链联动升级。

如今,侯集镇有网商400家,主播近千名,年产观赏鱼5.2亿尾,形成万亩水面,年产值4.6亿元,线上年交易额突破8000万元。

跨界融合的全方位乡村振兴

据了解,截至目前,闪迅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创建65家淘宝村,服务了5000多家活跃网店,线上交易额突破百亿,助力10000余家企业转型,带动50000余人次创业就业。期间带动了2.5万妇女通过电商创业就业,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据悉,自2023年4月28日挂牌至今,培育孟津电商人才578人,促进创业就业1000余人,并通过抖音、拼多多、淘宝、社区电商全渠道运营,已销售农产品535吨,自营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余万元,带动孟津企业、合作社网商线上交易额突破7亿元。

“对50、60后,乡村是个落叶归根的地方;对70后、80后,乡村也不再是望得见山,看得见水,守得住乡愁的精神寄托;对90、00后,乡村不仅是一种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的向往和遐想,更是时代弄潮儿们重塑中国乡土的广阔舞台。”余姗姗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乡村未来的憧憬。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毅力和坚韧不拔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,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乘风破浪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。(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雅